坚持“五强化” 做到“五到位” 浚县奋力开创乡村建设工作新局面

  • 2023-07-12 10:56:18
  • 来源:大河报·豫视频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今年3月份,浚县入选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第一批20个乡村建设示范县创建单位。为高质量推进河南省乡村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,浚县聚焦推进县域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、提升乡村治理水平、推动农村精神文明,积极召开动员大会、推进会、调度会,明确目标任务、工作措施和职责分工,集聚乡村建设“人、财、物”等要素,全力推进乡村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见效。

强化组织领导,做到责任落实到位。建立健全乡村建设“五个一”工作机制:即实行“一把手”负总责,全面落实分级负责责任制;主要领导领衔挂帅,成立一个专项工作指挥部,抽调专人组建指挥部办公室;设立15个工作专班,每个专班由一名县级领导亲自抓;每季度开展一次观摩评比,综合评比各镇、街道及专班工作推进情况;及时出台乡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、年度要点、项目计划等文件,建立相应台账,做到每个关键时期制定一次工作方案和实施计划,精准绘就乡村建设“施工图”“路线表”,形成部门联动、齐抓共管的乡村建设工作格局,真正做到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、一年接着一年干。

强化顶层设计,做到整体规划到位。坚持规划先行、分类建设,突出重点、统筹协调,将全县438个行政村划分为乡村建设整治村、达标村、示范村、精品村四类,制定《浚县乡村建设示范村标准》《浚县打造精品村庄和精品线路工作实施方案》等一揽子文件,实施消除整治村引领起步、共创达标村全面提升、争创示范村提档升级、打造精品村更新迭代的“四步走”战略,力争到用两年创建期建成特色精品村15个、精品线路3条、示范村219个,打造“百村争示范、全域创和美”的生动局面和“全域化、立体化、多元化”的乡村建设格局。

强化工作调度,做到机制运行到位。落实县委、政府主体责任,定期召开县委常委会、县政府常务会研究乡村建设工作。建立健全“周调度、月推进、季观摩”工作机制,每周由县委、政府分管领导召开调度会,每月由县委、政府主要领导召开推进会,每季度集中开展观摩评比,形成加压加速、赶超进位的工作氛围。将乡村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重点任务纳入县委、县政府2023年度检查考核计划,定期对各镇、街道及部门进行督查,确保各项工作真正落地见效。

强化项目带动,做到资金投入到位。遵照“村申报、镇审核、行业部门评审、县审定”程序,建成乡村建设项目库,累计入库19类项目195个,总资金额192亿元,其中2023年续建及新开工项目71个,年度计划投资40亿元,截至6月底,开工率68%。创新“一项目一编号、一项目一档案”模式,对所有入库项目进行全程规范化管理,构建全县乡村建设工作“一张图”。统筹河南省美丽乡村重点县、乡村振兴PPP等项目,整合灾后重建、财政衔接资金、专项债券等涉农资金,创新形成“政府投、群众筹、乡贤捐、企业帮”资金筹措模式,实现了乡村建设资金“多个渠道进水、一个池子蓄水、一个龙头放水”,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和环境面貌发生巨大转变。

强化基层治理,做到群众动员到位。创新实施党员联系“十联户”代表、支部成员联系“百联户”代表的基层党建1+1“双联”工作法,以村组为单元,按照每10户产生1名联户代表为基数,从优秀党员、知名人士等群体中推选出威信高、素质强、有责任心的联户代表,实行网格化、层级化管理服务模式,带动群众主动参与村庄建设和环境整治,为推动乡村建设行动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。按照试点先行、示范带动模式,出台《关于推行“美丽家园积分制” 助推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》,创新推行“美丽家园积分制”,明确乡村建设庭院美、室内美、厨厕美、文明美、劳动美五大类积分兑换项目,打造“积分改变习惯、全民共建美丽”的乡村建设格局。

关键词:

Copyright@  2015-2032 华西包装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 京ICP备2022016840号-35   联系邮箱:295 911 578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