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校开放是必答题不是选择题 关键是精准开放-世界独家

  • 2023-07-04 11:18:44
  • 来源:东方网·东方快评


【资料图】

暑假到来,参观高校成了众多研学游的必选项目。不久前,一则“家长带孩子进大学参观被拦,连环质问保安”的视频受到关注。高校是否应该放开参观游览,再次引发热议。工人日报记者采访发现,游客无法进入高校参观的同时,在社交平台和电商平台上,“付费入校”却成了一门生意。(7月2日工人日报)

绝大多数高校都是利用公共资源,特别是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发展建立起来的高校,向社会开放已经不是选择题,而是必答题。在供小于求的矛盾下,即使高校不对社会开放,也自然会有人通过各种关系进入高校。比如,外来人员需要通过校内的教职工和学生预约才能入校,这就客观上给“黄牛”有偿带入提供了可乘之机。记者联系其中一位卖家,对方称:“可以帮忙预约进校,清华300元一位,北大400元一位,大人小孩都要收费。”这样的结果,反而加剧了不公平。

高校向社会开放与高校内部管理之间的矛盾,不是高校不开放的理由。关键是如何精准开放,来缓解这一矛盾。

首先,要技术赋能,优化预约系统。观众必须通过人脸识别后方可预约,避免黄牛盗用他人身份信息违规预约。而取消预约的订单名额则要延时并随机回滚系统,用于打击黄牛预占名额后的“付费入校”行为。今年4月,上海师范大学发布学校有序恢复对外开放的通知,进入校园只需刷身份证进行人脸比对。没多久,复旦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、同济大学等发布校外人员入校方式。6月30日,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发布开放暑期校园预约参观的通知。两所学校从7月8日起开放对外参观,游客可通过线上渠道进行实名预约。

其次,要引入信用治理。对于高校担心的市民素质修养不足可能带来的负面问题,也完全可以通过信用赋能来探索解决。就像一些领域芝麻信用多少积分可以享用绿色通道一样,高校也完全可以借鉴这一方式,甚至包括旅游“黑名单”方式。

再次,要外地人和未成年人优先。由于各地高校不均衡,对那些高校较多的省市来说,当地政府也要倡导本地市民弘扬好客精神,在寒暑假、节假日,尽量不预约参观高校,把机会留给外地人。同时,高校在预约系统,则应未成年人优先。

最后,要加大其他形式的供给,缓解参观高校的紧张局面。一些地方在治理博物馆黄牛票的过程中,让博物馆走出来,实现云端博物馆“永不闭馆”和线下流动博物馆。这也值得高校借鉴,推出高校校园线上数字化体验产品,提供沉浸式体验、虚拟展厅、高清直播等新型文旅服务。

至于高校向社会开放哪些场景,也可根据不同人群需求精准供给。上海师范大学有序开放校园的活动区域,包括了几乎全部公共区域,仅教学办公楼、实验室、学生宿舍楼等区域除外。相信其他高校也应该能做到。

总之,只有高校向社会开放度越大,教育的社会“联结”功能才越强,如果缺少了对今天社会上大多数群体的接纳,高校校园就成了一个孤岛。即使表面上照顾了学生需求的保护,也可能让学生和社会更加脱节。

关键词:

Copyright@  2015-2032 华西包装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 京ICP备2022016840号-35   联系邮箱:295 911 578@qq.com